《经济日报》刊发长庆油田深度报道《“磨刀石”产出大油田》

  2月28日《经济日报》第11版企业版刊登通讯稿件《中国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分公司——“磨刀石”产出大油田》。

9.jpg

  经济日报是国务院举办、中宣部领导和管理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报纸,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企业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是经济领域发行量大、权威性和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

  文章重点从在“三低”地里创高地、让石头开口说话、走人才强企之路三个方面,介绍了长庆油田持续探索实践,不断“加油争气”取得的发展成果和典型经验。

  全文如下:

  今年1月,中国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的油气产量当量达602.06万吨,同比增长2.6%,迎来“开门红”。

  “这个增速看起来并不算高,但在连年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绝非易事。”长庆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何江川说。2012年以来,长庆油田的年产油气当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在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端牢能源饭碗中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2022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500万吨,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9亿吨,原油、天然气年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

10.jpg

长庆油田建成国内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常轩摄(中经视觉)

  油气当量屡创新高的同时,长庆油田发展潜力如何,高产量是否可持续?这是长庆油田管理层思考的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着眼当下、心怀‘国之大者’、对标世界一流,走质量更高、结构更优、动力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之路。”何江川说,长庆油田规划到2025年油气当量突破6800万吨,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三低”地里创高地

  长庆油田的工作区域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在地质学上被称为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表主要是黄土高原和荒漠戈壁,但地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聚宝盆”。然而,这里的油气资源具有典型的“三低”特点,即低压、低渗、低丰度,如何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我们这里含油气的岩石坚硬致密,堪比‘磨刀石’,如果不想方设法去挤、去压,油根本就出不来。”长庆油田科技发展部副主任方国庆说,“三低”油气藏被形容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井井有油、井井难收”,勘探开发难度非常大。

  要开发“聚宝盆”,必须拿下“磨刀石”。“我们逐步摸清地下情况,给几千米深的岩层施加压力,使之产生裂缝,打通油、气渗流通道。”方国庆说。

  长庆油田对盆地资源和低渗透油气田进行重新认识,重新梳理找油思路,形成快速发现、经济有效开发的原创性地质理论,攻克黄土塬三维地震、水平井优快钻井、工厂化体积压裂主体技术,先后探明4个10亿吨级、4个万亿立方米规模油气区,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11.jpg

为确保能源供应,长庆油田一线员工加强采集输管线等重点部位关键参数全天候监控。常轩摄(中经视觉)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们大力提升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坚决把油气安全保供的责任扛起来。”何江川说,聚焦规模效益储量和战略新发现,长庆油田自觉找思路、找方法,不断向资源品质更差、更广、更深、更复杂的储层拓展。通过打造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发的科技创新高地,“三低”油气藏持续释放出巨大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庆油田及时将5000万吨持续稳产战略调整为二次加快发展,规划到2023年实现产量6000万吨。“我们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主动加压、再次提速,提前3年实现了这一目标。”何江川说,油气上产的稳定性对冲了国际油气市场的不稳定性,助力国家把油气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让石头开口说话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作为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员,杨伟伟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跟石头较劲。“石油、石油,从石头里挤出油。我的工作就是‘让石头开口说话’。”杨伟伟说,“一块来自陕北地区地下约2000米、重约100克的石头,大约产出10克油。这样的产出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为了摸清石头的秉性,实现有效开发,杨伟伟和同事加大油气勘探基础研究力度,进行了上千次实验,自主研发的页岩油成烃—成藏一体化模拟装置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创新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像这样的专利技术,长庆油田还有许多。“把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把能源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有尊严。”这是长庆油田科研人员的勘探开发理念。

  在“低渗透”上建成大油气田不易,在油气当量6000万吨之上持续稳定增长更难。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不断深化,资源品质越来越差,每年自然递减700多万吨。

  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长庆油田将页岩油、致密气等非常规资源作为油气持续上产的新增长极,坚持油气并举、常规非常规并进、量效双提,确保资源有序接替、快速转化。“能源饭碗的成色如何,技术因素最重要。企业创新和技术开发必须实实在在,才能掌握主动。”长庆油田开发处常务副处长何善斌说。

  页岩油储层致密,是“磨刀石”中的“磨刀石”,也是长庆油田开发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长庆油田把“求新、求变、求突破”作为技术攻关的方向,去年页岩油产油突破221万吨。今年,长庆油田将部署原油产能235万吨,其中页岩油79万吨,占比约三分之一。

  率先建成百万吨级页岩油示范区,高质量建成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实现页岩油、致密气规模高效开发,这是长庆油田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底气。

  走人才强企之路

  电脑屏幕上,各管线的压力、气量等数据实时滚动;对讲机里,各作业区的操作指令不时响起……在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西安集中监控中心,青年员工们忙着开展实操培训、数据核查等工作。

  “我们通过电脑就能远程处理井口大部分生产问题,实现在统一平台上对单井、集气站、道路管线、配气信息的资源共享。”第一采气厂生产运行部操作工马甜说。

  通过智能化建设,不仅集气站实现了无人值守,越来越多的场景也实现了无人化。第一采气厂副厂长罗长斌告诉记者,该厂1997年建厂时,天然气年产量只有0.98亿立方米,通过高效建产、气藏精细管理、工艺技术创新以及突破性的水平井开发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渗气田开发“靖边模式”,2022年完成109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任务。“一方面是产气量箭头向上、快速攀升,另一方面是用工人数长期稳定在2000人左右,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

  增产不增人,增产更增效。据介绍,长庆油田油气年产量从2000万吨攀升到6500万吨,多年来的用工总量都保持在7万人左右。“长庆油田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油气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长庆油田人事部副主任黄杰说,公司全面开展组织架构体系优化,着眼压层级、缩链条、控机构、减编制、提效率,完成油气生产单位机制改革和“复合型”岗位设置。

  长庆油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做支撑,因此下定决心坚持走人才强企之路。长庆油田着眼“高精尖缺”,逐步完善业绩管理体系和薪酬分配机制,激励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推动优秀人才合理流动发展,加快培育造就数量充足、梯次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以前我们评到高级技师就遇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在可以继续晋升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还可以获聘对应层级,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更好体现。”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工人魏诚说。长庆油田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双维度”晋级体系,拓宽成才通道,并建立与人均劳效、产量规模、用工总量等挂钩的高技能人才指标调控机制,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长庆油田,人才队伍主要是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类,目前的比例是2∶1∶7。“这个比例还不够理想,说明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短板,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队伍,充实扩充专业技术队伍力量,到2035年达到2∶2∶6的比例,与企业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注重高质量高效率相匹配。”黄杰说。

  根据工作服的颜色不同,长庆油田的员工习惯把操作技能人才称为“红工衣”,把专业技术人员称为“白大褂”。为了推进人才与创新“双轮驱动”,长庆油田强化“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在人才配备、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奖项申报等方面为创新提供保障。越来越多的“红工衣”和“白大褂”结成对子,开展创新攻关和技术技能交流,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通过50多年持续探索实践,长庆油田不断“加油争气”,掌握了获取盆地油气资源的主动权,创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产量持续增长的奇迹。如今,瞄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基业长青百年长庆”目标,长庆油田继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