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救活两口油井,创造价值上亿元

20220801_141813_020.png

  7月29日,中国海油隔水导管重入技术团队在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曹妃甸6-4油田CEPA平台北侧,成功实施两口打桩变形井隔水导管处置作业,实现两口废弃井槽再次开发利用,相当于救活了两口油井,创造价值上亿元。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油田进行36英寸隔水导管变形处置再利用作业。

20220801_141813_021.png

20220801_141813_022.png

  曹妃甸6-4油田CEPA平台开发项目于2020年7月开钻,同年11月,3口井在打桩中,由于地层坚硬,发生36英寸隔水导管严重变形,无法继续使用。中国海油隔水导管重入技术团队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整体拔桩、逐层深割深拔、磨铣开窗、单筒双井重入等8种变形井槽处置方案,经过优化设计,形成适用的变形井槽处置最优方案,通过专家组审查。

20220801_141813_023.png

  按照作业计划,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施工中,针对出现的地层流沙回淤井眼、通井钻具难入井等问题,创新施工工艺,优化钻具组合,安全解决各种复杂情况,将预开窗斜向器及新隔水导管顺利下入到位,为10月份在平台南侧实施另一口变形井槽处置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20220801_141813_024.png

  2012年,基于早期开发的海上油气田逐步进入生产的中后期,为实现增产稳产的目标,利用现有槽口资源进行调整井、加密井钻探以弥补亏欠,中国海油启动《隔水导管回收及废弃井口槽再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过5年攻关,中国海油隔水导管重入技术团队获得3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软件著作权,形成集切割、打捞、重入于一体,深度融合弃井技术、井筒切割技术以及钻井技术的隔水导管重入技术,能够在满足稳性、强度和承载力情况下,系统解决复杂情况导致的套管变形、槽口无法使用问题,从而重新下入新隔水导管,实现泥面位置浅层侧钻,赋予调整井全尺寸的井身结构。在陆地油田,一旦遇到隔水导管因地质原因变形等问题,即放弃该井,重新再钻一口;而海上油田钻井成本较高,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口井,对隔水导管变形井往往采取处置作业,重新利用。因此,中国海油这支导管重入技术团队是中国唯一的一支老井槽重利用团队,对海上油气经济有效开发起到重要技术保障作用。

20220801_141813_025.png

  隔水导管重入技术解决了海上平台调整井加挂井槽面临的套铣、磨铣开窗设计复杂、时效慢、费用高等问题,推动弃井产业高效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